跳至內容

服務項目

ESG 企業永續服務


  1. ESG 永續報告書
  2. TCFD 氣候相關財務揭露
  3. TNFD 自然相關財務揭露
  4. SASB 永續會計準則

1. ESG永續報告書

簡介

ESG 永續報告書的前身為 CSR 報告書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ports, CSR Report),直到 2021 年由金管會更改名稱為永續報告書。撰寫永續報告書是用來揭露企業在環境 (Environmental)、社會 (Social) 和公司治理 (Governance) 等面向的相關績效、策略和目標資訊,透過永續報告來提高資訊透明度,讓企業的利害關係人瞭解企業在永續發展與經營上的規劃與實​現成果。此外,編寫企業永續報告書時,須依照國際通用的 GRI、SASB 與 TCFD 三種內容準則來編製,而各準則皆有各自檢視的項目與目標。

預期效益

企業符合永續相關法規及市場需求,提升公司治理的資訊透明度的同時,也能即早因應各項環境議題要求(如溫室氣體管理、生物多樣性評估等),促進企業利用永續發展帶來的商業機會。

服務流程

  1. 制定揭露依循。
  2. 鑑別利害相關者與重大主題。
  3. 建立管理方法與績效指標。
  4. 蒐集資料與撰寫報告書。
  5. 外部查證 / 確信。
  6. 取得永續報告書查證聲明書。
  7. 文稿翻譯與參獎(若需要)。

2. TCFD 氣候相關財務揭露

簡介

氣候相關財務揭露 (Task Force on Climate 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CFD) 工作小組於 2015 年由國際金融穩定委員會所成立,其任務為擬定一套具一致性的自願性氣候相關財務資訊揭露建議,協助投資者與決策者瞭解組織重大風險,並可更準確評估氣候相關之風險與機會。工作小組所提出的建議可適用於各類組織,包含金融機構等,旨在為收集有助於決策及具前瞻性的財務影響資訊,其中更高度專注組織邁向低碳經濟轉型所涉及的風險與機會。

預期效益

透過揭露及管理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可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此外,根據氣候變遷情境分析結果,也能為企業管理層及決策者提供更有力支持,並產出具科學分析基礎的決策。

服務流程

  1. 產業別與構面選擇。
  2. 鑑別重大氣候風險與機會。
  3. 制訂因應策略,並估計資源投入。
  4. 氣候情境選定與分析。
  5. 財務衝擊評估。
  6. 撰寫 TCFD 報告書與外部查證。
  7. 取得 TCFD 報告書符合性查證聲明書。

3. TNFD 自然相關財務揭露

簡介

自然相關財務揭露 (Taskforce on Natur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NFD) 是繼 TCFD 之後的一項全球倡議,同屬自願性的揭露框架。目的在協助企業評估和揭露與自然相關的風險,如氣候變化、生態系統崩潰和生物多樣性損失等,同時使投資人與企業更好地理解自然風險將如何影響其業務,並促使企業採取更永續的經營模式。此外,TNFD 框架以 TCFD 揭露建議之架構與方法為其藍本,將有助於企業採納與運用。TNFD 與 ISSB、GRI 標準等不同揭露框架接軌,並符合「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 (Kumming-Montréal global biodiversity framework)」目標 15,要求企業評估、揭露與自然相關的風險、影響和依賴性。

預期效益

企業尋找創新解決方案,減少對自然資本的依賴,並利用新的商業機會。此外,企業以系統性方式管理自然相關的風險與機會,可以提升在環境保護與生物多樣性的形象和聲譽,吸引更多關注永續發展的投資者和客戶,增強市場競爭力。 

服務流程

  1. 定位企業和自然界的相互關聯性。
  2. 評估企業對於自然的依賴性和衝擊。
  3. 評估企業的風險與機會。
  4. 制訂與自然相關風險 / 機會的因應策略。
  5. 有型及無形資產的影響評量。
  6. 撰寫 TNFD 報告書。

4. SASB 永續會計準則

簡介

永續會計準則委員會 (Sustainability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於 2011 年在美國舊金山成立,是一個獨立的非營利永續會計準則機構,致力制定適用於各行各業的永續發展會計標準。為使投資者更瞭解企業價值,並減少評價的落差,SASB 制定出更全面、完整,且值化與量化並行的永續資訊揭露標準,以揭露在永續發展方面對財務績效有重要影響的資訊,更加滿足投資者的資訊需求,同時利於企業更全面性的展現績效與價值。

預期效益

廣泛性:SASB 制定 77 個行業的永續會計標準,涵蓋範疇包含能源、金融、醫療保健、科技等,而各行業的標準均根據其特定的永續發展挑戰和機會所量身定制。


可比性:SASB 標準的指標定義、範疇、計算方式、資料收集方式、參考文獻及指標呈現單位均一致,以便投資人進行比較分析比較,更好地評估企業的永續發展風險與機會。


一致性:標準化的資訊揭露有助於提升市場的一致性,使得不同企業間的資訊更加有可比較性,從而促進更公平與有效的市場運作。

碳風險管理與淨零策略服務


  1. ISO 14064-1 溫室氣體盤查
  2. ISO 14064-2 專案層級溫室氣體排放減量或移除增量
  3. ISO 14067 產品 / 服務碳足跡盤查
  4. ISO 14068-1 碳中和標準
  5. SBTi 科學基礎碳目標
  6. 碳權 / 碳抵換


1. ISO 14064-1溫室氣體盤查

簡介

ISO 14064-1 是國際標準化組織 (ISO) 針對溫室氣體管理和盤查制定的標準之一,提供組織用來盤查邊界內所有可能產出溫室氣體的來源。組織(包含企業、組織與其他實體)將透過收集、記錄、計算和報告其溫室氣體排放量及移除量,進而建立組織的溫室氣體管理系統。

預期效益

根據溫室氣體查證聲明書,與企業的利害相關者溝通。此外,利用溫室氣體盤查數據回覆供應鏈減碳需求,以強化與產業上下游合作緊密度。

服務流程

  1. 制確認盤查邊界與基準。
  2. 溫室氣體排放源鑑別。
  3. 排放量量化與計算。
  4. 排放係數選用與確認。
  5. 建立溫室氣體盤查清冊及撰寫盤查報告書。
  6. 外部查證。
  7. 取得 ISO 14064-1 查證聲明書。

2. ISO 14064-2 專案層級溫室氣體排放減量或移除增量

簡介

ISO 14064-2 是國際標準化組織 (ISO) 針對組織層面溫室氣體的減量專案提供指導及要求,所制定的標準,本標準是 ISO 14064 系列標準的第二部分,著重於具體的溫室氣體減量專案設計、實施、監控和報告,衡量和報告減量專案與特定項目或活動相關的溫室氣體排放和移除效果,以確保減量專案能有效且實際地減少或消除溫室氣體排放。

預期效益

企業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可降低能源消耗和運營成本,更進一步減少碳成本支出。減量相關專案取得碳權 / 碳額度,也得以在相對應的市場或平台進行碳交易。 

服務流程

  1. 選定專案,評估可行性。
  2. 設定基線情境。
  3. 排放減量計算與外加性分析。
  4. 訂定監測計畫與撰寫計畫書。
  5. 第三方確證及註冊帳戶。
  6. 執行監測及排放減量計算。
  7. 撰寫報告書。
  8. 第三方查證及減量額度申請。

3. ISO 14067 產品 / 服務碳足跡盤查

簡介

ISO 14067 是國際標準化組織 (ISO) 在規範產品碳足跡的計算和報告所發布的標準,本標準主要是以生命週期評估 (Life Cycle Assessment) 技術,包括原材料採購、設計、生產、運輸、使用及最終處理階段,進行產品 / 服務面之生態與環境衝擊評估,並將各階段所貢獻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進行量化計算與溝通。

預期效益

增強企業的環境友好力,創造產品或服務的差異性,提升消費者信任度與忠誠度。除此之外,也可瞭解產品供應鏈具有改善機會效益的環節,並透過節能與減碳方案規劃,進一步降低企業碳排放與成本。

服務流程

  1. 盤查邊界與製程確認。
  2. 建立製程流程地圖。
  3. 蒐集活動數據。
  4. 產品 / 服務碳足跡量化計算。
  5. 排放係數選用與確認。
  6. 建立碳足跡盤查清冊與撰寫報告書。
  7. 外部查證。
  8. 取得 ISO 14067 查證聲明書。

4. ISO 14068-1 碳中和標準

簡介

產品、組織與單次的活動,都可以是碳中和的標的,在申請碳中和認證的過程中,等同於對整個企業進行了一次「碳健檢」,把盤查、減量、節能、抵換整個過程都走過一次,獲得碳中和認證的企業可說是取得了淨零排放的一小步成功,後續可將此模式複製、擴大至企業整體辦理,進而達到淨零排放的目標。

預期效益

透過申請碳中和認證,將能提升品牌形象,同時此認證中所述的減量方法、碳權抵換內容也可用於提交 CDP、SBTi 等揭露時提升答卷的豐富程度。

服務流程

  1. 選擇碳中和標的。
  2. 計算標的碳排放量。
  3. 聲明碳中和。
  4. 規劃碳中和方案計書書。
  5. 撰寫碳權採購計畫書。
  6. 達成碳中和。
  7. 取得 ISO 14068:2023 認證聲明書。

5. SBTi 科學基礎碳目標

簡介

SBTi 為目前國際具有公信力的減碳目標,透過申請 SBTi 可提升企業目前溫室氣體盤查的完整性,完整檢視 GHG Protocol 之要求,並擬定以5年為單位的減量策略。SBTi 依據行業別有不同的設定減碳目標的方式,其中亦包含對於供應商的管理程度,在範疇三 (Scope 3) 排放量成為未來碳管理兵家必爭之地的時代,SBTi 目標的通過與否,將成為投資人與客戶評斷一家企業是否展現減碳當責的一項重要指標。

預期效益

符合品牌要求,可用於爭取與國內相關碳費相關措施之減免,可讓企業在面對未來的淨零規範更有競爭力。

服務流程

  1. 提交 SBTi 承諾書。
  2. 參考 GHG Protocol 完整盤點範疇內相關溫室氣體排放。
  3. 設計溫室氣體計算之假設與數據來源核實。
  4. 24 個月內提交 SBTi 目標設定申請書。
  5. 回覆審查單位意見。
  6. 取得認證後可名列 SBTi 官方網站。

6. 碳權 / 碳抵換

簡介

當企業完成盤查後,當減量已經達到極限而無法在透過技術將排放量近一步降低時,就會透過購買碳權的方式來進行碳抵換,以中和自身產生的排放量,通常會以購買 VCS、Gold Standard 等具有公信力的碳權來進行。而購買此類碳權要特別注意是否是來自於具有監測、報告與驗證 (Monitoring, Reporting and Verification,MRV) 機制的高品質碳權,才能避免多做多錯,衍生漂綠 (Green washing) 之爭議。

預期效益

提昇品牌永續效益,向外界、消費者與投資人展現企業當責,不但透過技術可行性來進行減量,亦針對自己無法減量的部分展現企業社會責任,向外界傳達本企業將盡一切努力來促進減量的宣示。

服務流程

  1. 評估欲抵換的碳中和標的。
  2. 針對欲購買的碳權標的物進行研究與詢價。
  3. 與賣方取得聯繫採購碳權。
  4. 買賣雙方簽訂合約確認碳權採購事實。
  5. 獲得碳權用於碳中和。
  6. 進入碳中和輔導之流程。

永續評比服務


  1. CDP 環境揭露
  2. DJSI 道瓊永續指數

1. CDP 環境揭露

簡介

CDP(原為碳揭露專案)是國際性的非營利組織,致力推動企業、城市和地方政府之間的氣候揭露和氣候行動,CDP 主要目標是促進環境作為的資訊透明度,鼓勵企業揭露其碳排放和氣候與環境相關的資訊,並鼓勵制定永續的氣候行動計畫。自 2024 年起,CDP 推出符合國際永續發展準則理事會 (International Sustainability Standards Boards, ISSB) 氣候準則的揭露內容,並將自然相關財務資訊揭露 (TNFD) 納入問卷開發路徑,並推出新型態的合併型問卷。

預期效益

回覆投資人與供應鏈環境作為的資訊揭露需求,強化企業 ESG 面向競爭力,積極參與國際評比,亦能在全球產業鏈嶄露頭角,提高企業能見度。另在填寫問卷時,企業也能掌握國際趨勢,並檢視自身綠色經濟發展進程。 

服務流程

  1. 確認填答問卷。
  2. 題目分工及填答內容討論。
  3. 問卷定稿與簽核。
  4. 落點分析會議。
  5. CDP 評分分析與精進建議提供

2. DJSI 道瓊永續指數

簡介

DJSI 全名為 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Index,是從美國道瓊工業指數 (DJI) 延伸出的永續指數,會根據每年 S&P Global 的企業永續評鑑法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 CSA),從經濟、社會及環境三個方面評價企業永續發展能力,指數採樣是以在道瓊工業指數該產業中,在永續性表現前 10% 的公司,才能有機會入選成為成分股。

預期效益

企業將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等永續面向的執行策略整合至營運流程中,並藉量化指標加以評估、改善與追蹤,對於企業提升營運績效多有助益,同時也能增加獲取資本的機會,尤其來自 ESG 面向的投資資金。 

服務流程

  1. 確認填答問卷及精進事項。
  2. 題目分工及填答內容討論。
  3. 確認揭露項目與對應性。
  4. 問卷定稿。
  5. 提供持續精進之建議事項。

ISO 標準輔導服務


  1. ISO 14001 環境管理系統
  2. ISO 50001 能源管理系統
  3. ISO 46001 水資源效率管理系統
  4. BS8001/ISO 59001 系列等循環經濟國際標準
  5. ISO 20121 永續活動經營管理系統

1. ISO 14001 環境管理系統

簡介

環境相關法規是龐雜且多樣的,隨著地球資源被開發、環境負荷日益沉重,企業對於環境的管理就更需要以系統性的方式來執行,以因應更多的風險與機會。ISO 管理系統系列諸如 ISO 14001、ISO46001、ISO50001、ISO9001、ISO20121 等,皆蘊含 PDCA 概念。從計畫 (Plan,P)、執行 (Do,D)、檢查 (Check,C)、行動 (Act,A) 為一個循環的 PDCA 框加,提供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持續的方法改進,透過系統化的方法,明確地遵守法律和永續行動、品質管理等要求。

預期效益

ISO14001 的導入將能協助企業鑑往知來,避免環境議題例如空氣污染、噪音污染、水污染、廢棄物污染、毒性化學物質、溫室氣體排放等造成的風險,並藉此掌握機會探詢企業下一步新的解決方案。

服務流程

  1. 進行 ISO 14001 教育訓練。
  2. 針對以下內容進行輔導:
    1. 組織處境評估 (Context of Organization)
    2. 領導 (Leadership)
    3. 規劃 (Planning)
    4. 支援 (Support)
    5. 營運 (Operation)
    6. 績效評估 (Performance Evaluation)
    7. 改善 (Improvement)
  3. 一到四階文件之建置。
  4. 內部稽核發現問題點。
  5. 透過管理審查提出改善事項。
  6. 協助因應第三方外部稽核。
  7. 獲得認證。

2. ISO 50001 能源管理系統

簡介

能源管理系統與企業日常運用電量、商業模式息息相關,而用電量又與溫室氣體的排放為一體的兩面,因此在淨零排放的時代,能否透過節能技術、節能管理系統的導入,讓企業真正做到節能、進而達到減碳,就是不可或缺的必要工作了。ISO 管理系統系列諸如 ISO 14001、ISO46001、ISO50001、ISO9001、ISO20121 等,皆蘊含 PDCA 概念。從計畫 (Plan,P)、執行 (Do,D)、檢查 (Check,C)、行動 (Act,A) 為一個循環的 PDCA 框加,提供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持續的方法改進,透過系統化的方法,明確地遵守法律和永續行動、品質管理等要求。

預期效益

鑑別重大能源使用設備、直接減少能源消耗,協助企業達成能源使用節降之目標。

服務流程

  1. 進行 ISO 50001 教育訓練。
  2. 針對以下內容進行輔導:
    1. 組織處境評估 (Context of Organization)
    2. 領導 (Leadership)
    3. 規劃 (Planning)
    4. 支援 (Support)
    5. 營運 (Operation)
    6. 績效評估 (Performance Evaluation)
    7. 改善 (Improvement)
  3. 一到四階文件之建置。
  4. 內部稽核發現問題點。
  5. 透過管理審查提出改善事項。
  6. 協助因應第三方外部稽核。
  7. 獲得認證。

3. ISO 46001 水資源效率管理系統

簡介

由於極端氣候的影響,水資源管理將是永續議題中僅次於碳管理的重大課題,人類勢必須要針對「水質」與「水量」兩個重大目標進行管理,才能保障企業在未來的水風險中立足,而不致於影響現行的營運與商業模式的運作。ISO 管理系統系列諸如 ISO 14001、ISO46001、ISO50001、ISO9001、ISO20121 等,皆蘊含 PDCA 概念。從計畫 (Plan,P)、執行 (Do,D)、檢查 (Check,C)、行動 (Act,A) 為一個循環的 PDCA 框加,提供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持續的方法改進,透過系統化的方法,明確地遵守法律和永續行動、品質管理等要求。

預期效益

找出重大用水設備,確保各單位有提出具體節水措施,建立用水基線, 建立定期監督量測的機制。

服務流程

  1. 進行 ISO 46001 教育訓練。
  2. 針對以下內容進行輔導:
    1. 組織處境評估 (Context of Organization)
    2. 領導 (Leadership)
    3. 規劃 (Planning)
    4. 支援 (Support)
    5. 營運 (Operation)
    6. 績效評估 (Performance Evaluation)
    7. 改善 (Improvement)
  3. 一到四階文件之建置。
  4. 內部稽核發現問題點。
  5. 透過管理審查提出改善事項。
  6. 協助因應第三方外部稽核。
  7. 獲得認證。

4. BS8001/ISO 59001 系列等循環經濟國際標準

簡介

BS 8001:2017 為全球第一個在組織內部推動循環經濟架構的標準,其對循環經濟的定義為「透過系統性方法設計商業模式,實踐永續產品及服務資源管理」。在推動循環經濟的過程中,各國企業、組織乃至政府皆已出現更多配套措施,為更完善而全面的循環經濟實踐提供良好的基石。ISO 59000 系列標準於 2024 年發布,相較作為基礎指南與框架的 BS 8001,該系列更深入地提供名詞釋義、操作說明指引與績效評估標準,並搭配循環經濟商業模式操作前、中、後階段發展實例。ISO 59000 涵蓋了更高技術性的定義、原則和實施指引,對於企業組織規格、標準化循環經濟行動,及測量與評估循環度與循環績效的範疇大有助益。

預期效益

理解循環經濟的定義和六大原則,遵循循環經濟策略規劃與實施指引,實施循環經濟之彈性框架及績效管理幫助組織突破線性經濟的框架並建立循環經濟系統,減少資源耗損與環境衝擊,並且帶來新的循環商機,於 ESG 報告書揭露、公司治理評鑑、DJSI 等問卷填寫中獲得更好的成績。

服務流程

  1. 循環經濟政策與策略書。
  2. 風險機會流程作業表。
  3. 訪談作業與矩陣圖。
  4. 盤點資源與時程表。
  5. 試營運規劃表。
  6. 循環經濟報告書。
  7. 通過認證。

5. ISO 20121 永續活動經營管理系統

簡介

永續活動經營管理系統,旨在於一場活動例如:運動會、路跑、展會、演出等內容提出永續承諾,除了「活動型認證」之外也包含「組織型認證」,用以透過第三方查證單位的背書,說明該組織確實有將其永續承諾落實於平日企業商業模式及營運相關之內容。

預期效益

與其他品牌做出差異化與區別,並降低人類活動對於環境、社會、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並謀求更多的正面效益。

服務流程

  1. 進行 ISO 20121 教育訓練。
  2. 設計永續活動經營管理亮點,並與供應商展開對談與磋商。
  3. 針對以下內容進行輔導:
    1. 組織處境評估 (Context of Organization)
    2. 領導 (Leadership)
    3. 規劃 (Planning)
    4. 支援 (Support)
    5. 營運 (Operation)
    6. 績效評估 (Performance Evaluation)
    7. 改善 (Improvement)
  4. 一到四階文件之建置。
  5. 內部稽核發現問題點。
  6. 透過管理審查提出改善事項。
  7. 協助因應第三方外部稽核。
  8. 獲得認證。

綠建築


  1. EEWH
  2. BERS
  3. LEED 綠建築

1. EEWH

簡介

臺灣綠建築 (EEWH) 評估系統評估範圍包括生態 (Ecology,E)、節能 (Energy Saving,E)、減廢 (Waste Reduction,W)、健康 (Health,H),取其字首即組合成縮寫「EEWH」。評估之指標有「綠化量」、「基地保水」、「水資源」、「日常節能」、「二氧化碳減量」、「廢棄物減量」、 「污水與垃圾改善」、「生物多樣性」及「室內環境」等項目。

預期效益

和 LEED 一樣做為評估綠建築的系統指標,EEWH 代表著建築對於環境的影響程度,其不同的等級也給予了客戶、投資人及外界看待企業永續形象與績效的客觀評價標準。

服務流程

  1. 蒐集基線資料。
  2. 蒐集各項指標之資料內容。
  3. 研擬各項指標之改善建議。
  4. 提交申請。
  5. 回覆審查意見與資料補正。
  6. 取得認證。

2. BERS

簡介

建築效率評級系統 (Efficiency Rating System,簡稱 BERS),針對不同類型的建築,例如新建築 (BERSn) 和既有建築 (BERSe) 設定不同的等級 (1+ 與 1-7 級),另外也分為住宅與非住宅兩個不同種類。

預期效益

在 2022 年國發會提出之 2050 淨零排放路徑中,已經針對建築部門提出「建築能效 1 級」與「近零碳建築」目標。在淨零排放的路徑中,將建築做為一個單元評估其能效,對於企業的碳管理具有重大意義,且也是未來法規訂定時會具體影響到企業的重要項目,例如:執行 BERS 進行能效評級的結果,也可用於申請 EEWH 臺灣綠建築的評估。

服務流程

  1. 選擇欲申請 BERS 之建築標的。
  2. 蒐集基線用電資料。
  3. 提交申請。
  4. 回覆審查意見與資料補正。
  5. 取得認證。

3. LEED 綠建築

簡介

LEED 為能源與環境設計領導認證,包含眾多複合性指標,例如新建之建築 (LEED NC) 評分之項目即包含建築位置與交通運輸、永續性建址、用水效率、能源和大氣、材料和資源、室內環境品質、革新和設計過程、區域優先性等內容,是考量建築永續程度的重要評比。

預期效益

符合 LEED 之建築物可達成許多節約效益,此外也可以取得客戶信任,進而爭取更多合作機會。

服務流程

  1. 評估欲申請的建築可能的評級。
  2. 針對該項評級之項目評估指標之建立方式。
  3. 將各項指標列管並蒐集所需資料。
  4. 提交申請。
  5. 回覆審查意見與資料補正。
  6. 取得認證。